“以贷养贷”绝不可取
分类:燃点 热度: ℃

近年来,一些网络渠道为吸引客户,经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昨日,我国银保监会顾客权益维护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危险提示,提醒广大顾客: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运用假贷产品,选择正规组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觉过度假贷营销背后躲藏的危险或陷阱。

银保监会提示,这些网络渠道信息发表不当,存在销售误导危险。一些机构或网络渠道在宣扬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本钱,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践归纳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营销成心模糊假贷实践本钱的行为,侵害了顾客知情权,容易让人发生过错理解或认识。
危险提示指出,有些渠道过度包装营销,让顾客堕入盲目无节制消费圈套。尤其易对金融知识单薄人群、没有安稳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发生误导。

针对这些过度假贷消费营销行为,我国银保监会顾客权益维护局提醒广阔顾客: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动身,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假贷消费营销圈套。

同时,要合理运用假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假贷”。危险提示指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顾客应了解网络平台借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假贷产品,知悉假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本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组织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扬。合理发挥假贷产品效果,树立负责任的假贷意识,不要过度依靠假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假贷”。

此外,一定要选择正规组织、正规渠道假贷。留意查验相关组织是否具备运营资质,防备不合法金融活动损害。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维护意识,防备诈骗危险和个人信息走漏危险。

上一篇:稻城亚丁等21家旅游景区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下一篇:应对抗议危机,共创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