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税务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自2024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将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旨在进一步加大住房交易税收优惠力度,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
《通知》的出台背景源于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允许因城施策。因此,北京市在2023年12月对沿用了多年的普通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优化,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普通住房应满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含)以下以及实际成交价格低于确定的价格标准(五环内单价低于每平方米85000元,五至六环之间单价低于每平方米65000元,六环以外单价低于每平方米45000元)三个条件。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原有的标准已经显得不尽合理。
此次《通知》的最大亮点在于取消了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划分。过去,在二手房交易中,普通住房认定标准与税收优惠紧密挂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增值税的免征政策。按照之前的规定,个人出售2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免征增值税,而2年以上的非普通住房则需征收差额增值税,税率为5%。此次调整后,只要是购买满2年(含2年)的住房,无论是否为普通住房,对外销售时都将免征增值税。这一变化将显著减轻购房者的税负,降低交易成本。
同时,《通知》还明确了北京市适用与全国统一的个人购房契税优惠政策。具体来说,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于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的,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这一政策不仅适用于新房购买,也适用于二手房交易,进一步扩大了税收优惠的覆盖面。
《通知》的出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首先,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后,更多购房者将能够享受到税收、房贷等政策的优惠,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这不仅有利于楼市回暖,也有利于满足居民对美好住房的愿望,提升购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次,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扩大和细化,购房者将更加关注房屋本身的品质和居住体验,而非仅仅关注其是否属于普通住房。这将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以市民邓先生为例,他因为家有二胎,想置换一套面积为138平方米的房子,房款约为800万元。在政策调整前,该住宅被认定为非普通住房,6年前房东以500万元购入,邓先生需缴纳增值税为15万元。政策调整后,这笔增值税可全部节省。同时,在个人购买住房契税方面,如果邓先生是家庭唯一住房,调整前契税是12万元,调整后为8万元,节省了4万元;如果是第二套房,调整前契税是24万元,调整后为8万元,节省了16万元。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通知》出台后购房者能够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总的来说,北京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是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的必要选择。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效降低购房者的交易成本,提升购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执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将会迎来更加繁荣和稳定的局面。